LY_T 2182-2013 荒漠化信息分类与代码

ID

326EA7CF35184321A593000523AA58E4

文件大小(MB)

0.5

页数:

9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8-10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 020. 40,B 65 LY,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Y/T 2182—2013,荒漠化信息分类与代码,Classification and code for desertification information,20137077 发布2014-01-0I 实施,国家林业局 发布,LY/T 2182—2013,目 次,前言..I,范围.. 1,2规苑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 1,4分类原则. 2,5分类方法. 2,6荒漠化信息编码 2,7荒漠化信息类别与代码表 . 3,参考文献.. 6,LY/T 2182—2013,刖 s,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林业信息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86)提出并妇口,本标准起草単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侯瑞霞、孙伟、刘鹦举、黄水生、罗鹏、唐小明,LY/T 2182—2013,荒漠化信息分类与代码,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荒漠化信息代码编写原则与方法,制定荒漠化地区自然环境信息、荒漠化地区社会经,济信息、荒漠化综合管理信息等相关信息的分类体系和代码表,本标准适用于荒漠化信息管理,为各级荒漠化管理与应用部门进行信息采集、应用、交换和共享提,供依据.,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H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7027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荒漠化 desertification,由于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3.2,荒漠化信息 desertification information,表现荒漠化地区自然环境信息、荒漠化地区社会经济信息、荒漠化综合管理信息等方面的数据,包,括文字、数字、符号、图形、图像、影像和声音等各种な达形式.,3.3,荒漠化信息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desertification information,根据荒漠化信息的属性或特征,按?定的规则对其进行区分和归类的过程。通过分类可以为荒漠,化信息建立起一定的分类系统和排列顺序,有利于管理和使用,3.4,荒漠化信息代码 code of desertification information,表示荒漠化信息类目的ー个或ー组字符,3.5,荒漠化信息编码 coding for desertification information,在荒漠化信息分类的基础上,给荒漠化信息赋ア代码的过程,3.6,类目class,ー组具有共同属性的事物的集合,乂称类.,3.7,分类体系 classification system,分类后所形成的相互关联的类目的整体,I,LY/T 2182—2013,4分类原则,4.1 科学性原则,依据分类的目的,选择荒漠化信息最稳定的本质属性或特性及其中存在的逻辑关联作为分类的基,础和依据.,4.2 系统性原则,将选定的荒漠化信息中包括的事物、概念、属性、特征按完备的排列顺序予以系统化丒形成逻辑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类目明确、科学的分类体系,4.3 稳定性原则,分类时?结合我国多年来荒漠化各项工作积累的成果,考虑行业部门正在采用的分类与编码?增强,荒漠化信息分类体系的稳定与完备,4.4 可扩延性原则,在类目的扩展上预留空间,保证分类体系有一定弹性,可在本分类体系上进行延拓细化?在保持分,类体系的前提下,允许在最后ー级分类下制定适用的分类细则,4.5 兼容性原则,与国内已有的相关信息分类标准相协调,保持继承性和实际使用的延续性,同时也与相关国际标准,相符。若有相关的国家标准,则应执行国家标准;若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则执行相关的行业标准;若二,者均不存在,则应参照相关的国际标准。这样,才能保证不同分类体系间的协调一致和转换.,4.6 实用性原则,在进行荒漠化资源管理信息分类时,从荒漠化信息管理的实际需求岀发,综合冬种因素来确立具体,的分类原则,类目设置要全面、实用,5分类方法,5.I 基本方法,本标准中的基本分类方法应遵循GB/T 7027的规定和要求.,5.2 荒漠化信息分类方法,本标准充分考虑荒漠化信息分类的应用需求、各级编円对象的特征和性质、拟定的分类原则,采用,线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将荒漠化信息按三级划分,构成荒漠化信息分类体系,具有层次分明、隶属关系明,确的特点。对于ー些特殊类别的荒漠化信息,采用面分类方法进行补充.,6荒漠化信息编码,6.1 编码的原则,6.1.1 简单唯一性:在ー个分类体系中,每ー个荒漠化信息类目仅冇ー个代码,ー个代码只唯一表示一,2,LY/T 2182—2013,个信息类目。代码结构应尽过简単,长度尽量短,以便节省机器存贮空间和减少代码的出错率.,6.1.2 规范合理性:代码结构要与分类体系相适应。代码的类型、结构以及编写格式必须统ー.,6.1.3 稳定性:荒漠化信息类目的代码一日.被确定,只要名称没有发生变化,就应保持不变.,6.1.4 可扩充性:留有适当的后备容鬓.以便适应不断ザ充的需要.,6.2 鋼码代码结构,本标准中编玛代码类目层次为三级.类目层次可根据发陂需要增加.代码结构如图1所示,6.3 编码方法,6.3.1 采用层次码.每层中则采用顺序码,每层代码均采用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即01.99。采用固定,递增格式,6.3.2 各层级类目如果有收容类目时,其编町通常采用末尾数字为“99……

……